第四十八章(2 / 2)

思无涯 翘摇 4832 字 3个月前

这恐怕不是巧合。

夫人、夫人heihei您真的不记得了吗”曹嬷嬷总算站了起来,急切地上前拽住亦泠的袖子,“您真的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我真不记得了。”

亦泠深吸一口气,冷静下来,问道,“倒是你,还记得那日我有什么异常的地方吗”

这种细节倒是为难曹嬷嬷了。

她一时间想不起来,急得不停地搓手,“哪里异常、哪里异常您那段时间总是不说话,在风雨阁一待就是一整天,那日好像没有什么异常,老奴不记得有什么再想想、再想想”

风雨阁

亦泠凝神运思片刻,突然开口打断了曹嬷嬷语无伦次的絮语。

“若是大人回来了,你和锦葵好好应付着,我出去一趟。”

没等曹嬷嬷回过神,亦泠已经转头离开。

“夫人您去哪儿啊”

商氏当初总一个人待在风雨阁,想来也是因为这里是谢府最荒僻的地方。

谢衡之从未花费精力大肆翻修府邸,是以这座八角形的双层圆阁的外壁已经脱漆,看起来残败不堪。

亦泠提灯进来,微弱的光亮只够她看清一楼的大概构造。

空的,什么也没有。

于是她顺着楼梯上了二楼。

大概是因为商氏以前喜欢来这里,所以阁楼里打扫得还算干净。

但毕竟是几十年的老建筑了,又无人常住,空气里全是腐朽味道。

亦泠的脚步很轻,明知这里没有人,却怕惊扰了谁。

二楼比一楼窄小一圈,楼梯口放着一盏透雕八扇曲屏,对面的窗下摆了桌椅,后头便只有一座闷户橱,再不见其他摆件,十分简陋。

唯独这里的窗户,抬眼望出去一眼,亦泠便能理解商氏为什么日日都在这个地方枯坐

风雨阁虽然落败,修得却格外高,透过这扇窗户,便能看见谢府外的光景。

天气好的时候,说不定还能看到北方连绵的山脉。

半晌,亦泠才回过神,想起自己此番的目的。

连忙就着昏暗的灯光,仔细寻找起来。

说是寻找,其实也费不了什么功夫。

如此一览无余的空间,她一眼就看见桌面上有东西。

是一方干涸的砚台和一支毛笔。

看见这两样东西,亦泠的心跳忽然又快了起来。

有笔墨,说明商氏一定留下了什么文字。

不过整个二楼能藏东西的地方大概只有那座闷户橱,亦泠蹲下打开抽屉,只看见一层厚厚的灰尘。

她眨眨眼,又打开其他抽屉,全都如此。

怎么会什么都没有呢

亦泠不信邪,几乎快把这个闷户橱拆了,却也只找到了一些陈旧的首饰盒,看着还像是这座府邸的前主人留下的。

亦泠无法,只好提着灯重新站了起来。

闷户橱里没有收获,她便打量着二楼的墙面,目光落在那幅镜心书画上。

里面会不会藏着商氏的东西

亦泠提着灯,一步步走过去。

全神贯注地看着那幅书画,亦泠没注意脚下。

老旧的木板每踩一步都会吱吱呀呀的声音,唯独有一处的声响不同,似乎还有些松动。

亦泠心神微动,低头看下去。

灯光本就微弱,地面木板又因经久维修而黑沉沉的,更难以看清。

亦泠徐徐蹲下来,定睛看了许久,才伸手去摸那块儿松动的木板。

指尖沿着缝隙摸了一圈,随后摘下头上发簪,用力一撬,果然将那块木板撬了起来。

而里面,放着一个黑色匣子。

亦泠呼吸越发急促,连忙把黑匣子取了出来,拿到窗下的桌前。

提灯就架在桌上,足以照亮眼前。她动作轻柔地打开匣子,入眼便是碎成两半的玉佩,下楼压着一张折叠的信纸。

就着昏暗的光源,亦泠拿着两半玉佩仔细打量。

玉是好玉,通透莹润,只是裂缝参差不齐,边缘的纹路也磕坏了。

看来是被人用力摔成两半的。

玉佩向来用以承载主人的情谊,既碎成这样,便代表亦泠心中的猜想已经接近了真相。

是以拿起下面那张信纸时,亦泠的手指都在轻轻颤抖。

正巧一阵风吹来,薄薄一片的信纸就这么被吹向了半空中。

亦泠浑倏然回神,立刻伸手一把抓了回来。

着急忙慌地摊到面前,亦泠还未做好任何心理准备,娟秀小楷写下的四句诗便赫然出现在她眼前

且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若不及黄泉,无复相见也。

亦泠盯着这几句诗看了许久。

从第一遍看到的冲击,到后来的震颤。

直到她快不认识这些字,终于双腿发软,跌坐到了沾着灰尘的椅子上。

商氏果然是知道呼延祈娶妻的。

都这种时候了,她竟然还善良地希望他把那些过去的柔情都付与新婚妻子,莫辜负了眼前人。

而她自己,却选择了与他不到黄泉不相见。

纸面上干干净净,只那个“人”字晕开了,模糊不清。

亦泠知道,那是商氏在写下这四句诗时掉的泪。

许是因为现在她拥有了商氏的躯壳。

明明从未和这个女人有过真正意义上的交集,在看到这四句诗时,亦泠的胸腔却闷得快要喘不上气。

亦泠抬起头,环顾这座空空荡荡,却可以望向北方的阁楼。

这一刻,她终于确定。

商氏不是意外落水,是投湖自尽。

这是她留下的绝笔诗。